复习没方向、考试答题慢、成绩波动起伏大……往往是不少学生在高考语文复习中面临的问题。新高三开学在即,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复习,精准把握高考动向,往往能让备考事半功倍。
北京高考语文研究专家、精华学校高考语文主讲人王丹宁近日深入剖析了高考语文改革的新动向,从“技能化、情景化和专业化”的高考命题思路入手,直击考生痛点,为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支招,让语文备考也“有章可循”。每年,王丹宁都会参加由北京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日报等媒体举办的高招专家直播咨询活动,为考生们分享“实战”经验。而这只是作为京城最大的复读学校精华学校系列专家分享的一部分。凭借40多年的办学经验,精华学校已助力数万名学子升入了理想的院校,其中更有数百名佼佼者成为了北大和清华的学子。这背后,精华学校对高考研究的深入与专业功不可没。
高考命题向“技能化、情景化、专业化”方向转变
“近年来,北京语文高考试卷命题思路的转变一直遵循着三个方针”,王丹宁指出,“首先,就是由记忆类题目向技能类题目转变,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在减少。”
据介绍,“记忆类题目”,即那些要求学生完全依靠记忆作答的内容,包括传统的字音字形题、成语熟语题和文学常识题,以及部分背诵默写题。这些题目的典型特征是依赖于记忆,而非应用。相对而言,“技能类题目”则考察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病句辨析等,这些题目与死记硬背无关,而是纯粹的技能考察。近年来,高考试卷已经逐渐淘汰了前三类记忆型题目,而背诵默写题也在逐步转变为结合阅读材料和具体情境的考察方式。
这一变化趋势也与高考命题的“情景化”有关。王丹宁强调,“以往的语文考试可能更多地依赖于书本知识,而满分作文往往给人以辞藻华丽,甚至有些‘掉书袋’的印象。然而,这样的作文风格在北京的高考中已淡出多年。”
“现在,我们更加重视的是如何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具体的情境来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王丹宁进一步解释说,“我们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场景中,运用他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在北京,这种趋势在“微写作”这一题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王丹宁提到,“如果用更专业的术语来说,‘微写作’实际上应该被称为‘开掘规定情境题’。出题者会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要求考生在这个情境中运用他们的语文知识和技巧来完成写作。这实际上就是在让大家更多地在贴近生活的语境之下去展现你的语文水平。”
“专业化”则是王丹宁强调的第三个关键词。“语文作为一门母学科,常常让我们感觉它没有边界,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放。这展现了语文包罗万象的一面,但也往往让我们忽视了语文同样具有自己的专业性。”在高考的作答中,这种专业性体现的尤为明显。王丹宁解释说,“在答题时,我们往往需要结合语文知识去思考不同文体的差别,比如说理性文章、记叙性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再去辨别不同的文学性文体。”
但仅仅掌握文体的识别并不足以在语文考试中拿到高分,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对议论文和记叙文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要求学生根据选定的文体进行写作,同时对学生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王丹宁强调,“以记叙文为例,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小学阶段熟悉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叙述上,这样的作文很难达到一类文的标准。北京真正能拿到高分的记叙文,无一例外都是具有文学性的记叙文,如散文类的记叙文,或小说类的记叙文。”
“文体的划分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过程,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相互交织。例如,议论文和记叙文是根据写作目的来区分的,而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则是根据文学性来划分的。此外,还有根据应用场景来划分的应用文,如书信、演讲稿等。北京的高考作文中,就曾有学生巧妙地结合了书信体、小说类和记叙文这三种不同的文体”,王丹宁说。所以在他看来,书信体提供了应用场景,小说类赋予了文学题材,而记叙文则是其写作目的。这三种方式在同一篇文章中的融合成为书信体、小说类记叙文,最终这篇文章也获得了满分。
提升语文素养的核心在于破解方法论
在高考命题转向之下,语文学科的技能性愈发显著,对考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王丹宁指出,“学科素养的提升,并非单纯依靠刷题就能实现,关键在于掌握恰当的方法。”
面对愈发灵活多变的题目,部分学生在找不到答题思路时,往往会依赖于所谓的“答题模板”,一些“万金油”式的答题套路更是广受追捧。对此王丹宁表示,虽然模板能够为部分基础不牢的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但为了确保阅卷和打分不被模板所僵化,北京的高考阅卷每年都在严格审查模板的使用。同时,出题者也在有意识地绕过模板,让学生无法预测题目类型,无法简单地套用模板。
面对这样的变化趋势,王丹宁强调,学生们不应仅仅停留在研究更高级的模板上,而是需要回归模板的初衷,其本质上是一种阅读文本的方法论,一种解构文本的技巧。“这种方法论往往比模板更加抽象和复杂,需要老师带领学生阅读大量文章,进行深入的专业解读,让学生们明白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并帮助他们培养这些素养。但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可能觉得这些步骤很麻烦,或是缺乏将这些方法论真正传递给学生的能力,结果就是直接让学生去背模板,最终导致学生僵化地套用模板”,王丹宁说。
相对于模板,在王丹宁看来,方法论的传授才是技能培养的核心,用他的话说,“所有技能类的题目都符合这样一个特点:传授时可能很复杂,需要不断练习和摸索,但一旦掌握,就能长久保持。也只有这样,即使高考遇到无法使用模板的题目时,学生们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除此,王丹宁还强调了方法学习的“针对性”,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其作答方法有着显著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北京语文有四道阅读理解,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以及文学性文本阅读。这四篇阅读理解没有任何两篇阅读理解的阅读方法是一致的,它们各有各的方法。文学类文本就是‘判分解’,古诗词就是‘诗词五读’,用任何一种方法去应对两类以上的阅读都是错误的。但现在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的阅读理解,这样做必然会存在问题和漏洞”,王丹宁说。
另外,王丹宁认为语文的答题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方法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直接影响了其语文答题的速度。“部分同学存在做题慢、答不完卷子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技巧没有及时更新”,所以他指出,“在北京新高考改革短短几年内,语文试卷的总字数从6000出头涨到了八九千字,增加了近3000字。如果你仍然用几年之前的作答方法,可能做对了题目,但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就是很多使用传统解题方法的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无视了高考改革和篇幅的增加。”
针对如何分配时间的问题,王丹宁给出了具体建议:“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参照点:当你完成前面的非连、文言、古诗词、名著阅读和背诵默写这五个题目后,开始阅读文学类文本时,你应该检查一下手表,确保距离交卷还有至少一个半小时。后面的大阅读、大作文、小作文和语用题,都需要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此外,作答结束后,必须留出时间进行补充、检查和完善,这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注意到这两点,问题就不大。”
高三语文需把握轻重缓急,强调“对症下药”
对于不同题型的备考,王丹宁表示,整个高三的复习思路应该是“先技能、后记忆”,技能训练则要先从作文开始,然后是阅读理解、文言文、古诗词,最后是背诵默写和语用,而作文作为语文试卷中占比最大的题目,无疑需要得到考生的重视。
从阅卷人的视角来看,作文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你的对手是其他考生,而不是阅卷人心中的完美文章”,王丹宁指出,阅卷老师的任务是对不同考生的文章进行比较,寻找那些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能够脱颖而出的作品。
在评价不同考生作文的过程中,王丹宁提到了两个关键因素,即“不变的”与“变动的”。“不变的”是题目要求,而“变动的”则是与其他考生的差异性。“你必须和更广大考生写的文章不一样,这就是比较中的那个变动的值”,王丹宁说,“ 同时,这种差异性必须建立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基础上,正如我们常说的‘带着手铐脚镣跳舞’。也就是说,在确保你的作文不偏离题目的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材料导语、矛盾冲突和意向关系等前提下,保证作文主题明确、不偏题的同时,你的文章与广大考生的作文差异越大,你获得高分的可能性就越高。”
这一观点也在北京高考历史上多次得到验证。据王丹宁介绍,以2015年的作文题目“深入灵魂的热爱”为例,题目中“文体不限”的表述没有特别指出“诗歌除外”。而那一年,北京真的出现了几位用诗歌形式作答的考生,而且只要没有偏离题目,这些作品大多被评为一类上的高分,甚至不乏满分。
除写作备考建议外,王丹宁也对不同水平学生的高三语文学习提出了具体建议。他指出,对于语文基础尚不牢固的学生,最关键的还是要认真听课,然后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去练习,遇到问题及时找老师答疑,批改作业。如果能够在语文课上学到应试的技巧、答题的方法、写作的逻辑思维以及素材积累的话,其实语文上面的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
而对于成绩已经稳定在高位的学生,王丹宁认为,高三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两点。首先,要密切关注最近一年高考的新考察点和题型变化,了解考试的新动向,并做出相应的准备和调整。其次,记忆类的内容,如背诵默写,适合放在高三最后阶段进行,因为记忆类知识的特点是随时间递减,过早学习会导致后期需要不断重复背诵,效率不高。
此外,在高三阶段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可能会处于大幅波动的状态,对此王丹宁表示,不能只关注成绩的波动,波动背后的原因才是关键。在高考前,每一次考试都只是为了发现问题,其分数并不重要,只有找到成绩波动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以文言文为例,如果分数出现波动,我们就要深入分析自己在不同考试中的具体失分点,找出是虚词掌握不牢、翻译能力不足,还是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有偏差”,王丹宁说,“如果是文章理解有问题,那就可以对比一下两次考试的文体,找出是对传记类还是说理类文章掌握不足,并针对性地强化训练。”
对于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在好好学习、认真听课之外,王丹宁建议大家还应主动尝试把近几年北京高考的真题做下,了解考试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的总复习定下明确的方向。用他的话说,“先了解这个状态,你再开启自己的总复习,会比较有的放矢。”除高考真题外,王丹宁还建议学生们在目前阶段尝试做一些东城、西城和海淀区的模拟题,即使时间紧张,至少也要浏览一遍,形成基本的概念和印象,这对未来一年的学习会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40多年来,精华学校深耕高考辅导领域,这让它在研究的专业度与深度上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学校专门成立了高考考试研究院,不管高考怎么变化,研究院都能及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规律和经验并应用到对学生的辅导中;此外精华老师还参加区教研,因此对于高考的改革十分了解。正是由于这种专业性,就连政府教师培训项目都让精华提供课程支持;当精华邀请外部学校来参加自己的开学教研时,总会有数十所公立学校老师前来参加,还有学校来参加精华的考试和学情分析会;而精华也收到很多公立校和城区的邀请去给他们做讲座或分享┅┅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精华的研究与培养实力受到了业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