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启迪,引领。”
9月9日上午,2024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 人”(TR35)亚太区入选者名单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发布。相关科技青年论坛同日举行。
该活动是2024浦江创新论坛的相关活动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钱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翟晶磊、香港大学助理教授赵琦等多位中国科学家入选。
2024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 人”(TR35)亚太区入选者。
悖论?要求短时间内发表成果,而创新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35位新一届TR35亚太区入选者覆盖了“发明家”、“先锋者”、“创业家”、“人文关怀者”和“远见者”五大类别。他们被认为是亚太区乃至全球科技领域的新星。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成为未来十年、二十年引领科技发展的关键人物。
2014年到2023年TR35亚太区入选者的研究领域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占比前三的领域分别是:纳米技术与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与医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其中,纳米技术与材料科学占比为 27.6%。学科交叉促进材料的创新正在亚太地区加速,并在信息量子、生物医疗、能源环境等领域展开技术融合与应用。
生物技术与医学占比为 26.5%。面对人口压力,他们用创新追求生命的质量,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占比为 15.1%。他们关注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探索能源替代与优化方案。
9月9日,论坛嘉宾、美国东北大学植物与人类界面研究所所长翁经科向澎湃科技表示,他认为,年轻科学家在创新道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平衡学术压力与长期的创新需求。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发表成果以获得科研资助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但真正的创新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他们还需要在技术迭代和多学科融合中保持前瞻性思维和创造力。
翁经科向澎湃科技表示,“我的建议是,首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敢于冒险探索未知领域。跨学科合作非常重要,因为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往往能激发创新的灵感。”“此外,年轻科学家必须培养沟通技能,学会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有效传达给外界,吸引更多人加入他们的愿景,与他们合作,并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
翁经科强调,能够清晰地传递科学理念,是确保科学家们在创新道路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说,值得注意的是,像托马斯·爱迪生、史蒂夫·乔布斯和埃隆·马斯克这样的伟大创新者,他们不仅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还擅长通过非凡的沟通能力吸引合作者和资源。总之,创新需要的不仅是科学能力,还需要广泛的合作与持续的资源支持。年轻科学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专注于科研,还要积极向外界分享他们的愿景,吸引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以确保其创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室温超导材料能很快改变能源利用的现状?
嘉宾、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罗会仟在论坛上报告的主题是“室温超导的梦想与现实”。
他表示,自1911年发现第一个超导体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目前已发现上万种超导材料,不断刷新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并希望最终能够实现临界温度在300K,也就是27℃以上的“室温超导体”的梦想。在超导研究的一百多年里,常有各种新型超导体甚至是“室温超导体”被报道,甚至有些是兼具零电阻和抗磁性两大判据,并且在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了,但它们从未被确证,即无法被其他研究组独立重复实验结果。可以肯定地说,目前并没有任何靠谱的“室温超导体”!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罗会仟。
如果我们找到能用的室温超导体,是不是很快就可以改变能源利用的现状呢?
罗会仟表示,答案是建议大家先冷静一下。以1986年就发现的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为例,它们存在各种难以克服的应用难题,科学家们努力了近40年才勉强可用!即使室温超导材料被发现,且能用,到规模化应用,依旧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圆桌讨论中,香港大学高级研究员、香港长寿医学中心主任、Quantum Lif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园,与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李炫祯(Hyeon Jeong Lee)、(前)新加坡国立大学N.1健康研究所数字医疗创新负责人Agata Blasiak,以及同时担任杜克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研究员、BioPharmaTrend记者、长寿教育中心负责人的Dominika Wilczok,共同就“打破边界,推动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这一议题展开讨论。
此外,中国青年科学家代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董恺琛、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唐城、远也科技创始人兼CEO丁也,以及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研究员王乐韵,也在圆桌讨论中围绕当前中国科技创新的机遇与人才发展等核心话题进行交流。
附2024 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入选者名单(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 Ady SUWARDI 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
2 江欣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耀博士后研究员
3 陈雨沛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研究员
4 赵琦 香港大学助理教授
5 姜凯议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博士生
6 姜志亨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副教授
7 Akanksha Thawani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研究员
8 牛思淼 美国罗格斯大学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
9 蒋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10 黎鹏举 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研究生
11 翟晶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2 吴佳俊 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心理系兼职助理教授
13 Prashant Kumar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14 宁子杨 宁德时代固态电池首席技术官
15 唐乙正 英国Isomorphic Labs科学家
16 夏波 哈佛大学哈佛学会青年学者;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基因调控独立学者及实验室负责人
17 Karan Ahuja 美国西北大学助理教授
18 朱迪 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
19 邱晨光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20 宋佳铭 美国Luma AI首席科学家
21 Alex Aliper 美国英矽智能公司(Insilico Medicine)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22 Ludwik Kranz 澳大利亚硅量子计算公司量子系统工程负责人
23 廖婉如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首席科学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助理教授
24 Neil Robinson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研究员
25 Anurag Kumar 美国Meta Research科学家
26 商珞然 复旦大学研究员
27 朱毅斌 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
28 张海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29 韩庚沅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助理教授
30 Dmitrii USTIUGOV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31 朴志珉 韩国科学技术院助理教授
32 陈永谘 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
33 赵安娜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讲师/助理教授
34 钱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
35 Nako Nakatsuka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助理教授